查看原文
其他

妈妈缺乏主体性,孩子容易尖叫

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-11-03



文 | 李雪



有读者留言:我老公吃饭的时候,我婆婆只差喂了。她趴在桌上看着他一口一口的吃,时不时还说一句:这个不要吃了,多吃点那个…老公脾胃很差,经常拉肚子,不消化,吃饭也爱看手机,走神。


妈妈不能专注享受自己的食物,看着孩子把食物吃下去才“心满意足”,不管多大的孩子,孩子必然脾胃虚弱,厌食,吃饭就要看手机。


还有读者留言: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特别“关怀备至”。比如,吃饭一定要先喂儿子,自己抽空再吃几口。鼻涕要给儿子擦,随时像个人形可穿戴装备一样跟在儿子后面听指挥。


妈妈不能专注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,要么神游,要么盯着孩子,孩子必然粘人,胆小,容易歇斯底里,长大后便是“妈宝”的代言人。

妈妈不能享受自己的生命时光,想要更好的生活却不自己去学习和创造,而是盯着孩子写作业要求孩子上进,孩子多数智力低下,厌学。少数成绩虽然好,但是对活着没有热情,没有创造力。



01



真爱 与 溺爱 的区别



溺爱的家长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需要,而把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,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。


有很极端的案例,有个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,每逢孩子回家,妈妈就特意做营养美味的茄子给孩子吃,并且指责孩子: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啊,我特意为你做的,我做的茄子花了好长时间呢。


这种溺爱其实是父母自编自演自我感动的一场戏,孩子只是在其中扮演一个接受“爱”的道具。而真实的孩子,他真的需要什么,可能一直都是不被看见和不被满足的。


所以,这样的孩子他感受不到被爱,在他心中自然难以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。



还有一种溺爱,是因为家长怕麻烦,怕失控,干脆控制包办一切,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与成就感。


两个人格较完整的人之间会自然形成界限。如果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,就容易把孩子当成“自我”,很难拒绝孩子,常常过度地“牺牲”自己,甚至要包办孩子的所有决定。


然而,孩子有自我的需求,自然不会总是领情,妈妈就会有怨气积累起来,忍不住抱怨孩子没良心、不会体谅妈妈。这样会使得孩子将来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界限,得罪人而不自知。



再一种溺爱,是父母自己没得到过的爱。没得到过,就容易有两种心理:


一是,我都没得到过,凭什么给你?比如,自己在童年时渴求妈妈的怀抱而常被拒绝,现在就合理化成“经常抱孩子会惯坏的”。


二是,我没得到过,所以要加倍给孩子。可是,在冷漠中长大的人,往往会误以为控制就是爱,加倍补偿的经常是无界限的控制。



总的来说,所谓的溺爱,它和爱没有半点关系。它跟对方的需要毫无相干,只是父母内心痛苦的自编自导自演。


溺爱是家长自己的需求,而非孩子的需要。



02



熊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



孩子成长中的幸福在于,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,恰巧被妈妈看见了!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,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。


但是养孩子养得很辛苦的场景是,孩子专注玩食物探索食物享受食物时,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。妈妈睁着眼,却是全盲的。


并且焦虑地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,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: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,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,他总是这么玩,不成规矩,会营养不良的,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…


这样养孩子,真是一场酷刑。对于父母和孩子双方,都是。


一个孩子的感受,经常被父母看见,被父母珍视,这个孩子天然地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,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。这样的孩子,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,情商特别高。


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,到公共场合却会控制不住地“发人来疯”侵扰别人


当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、保护他,愿意呵护他的感受,孩子遭受侵害才会勇敢告诉爸妈。否则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住了。


这样的孩子,没有办法自然地跟其他小朋友玩。带孩子去游乐场,孩子却一直粘着妈妈,要求妈妈跟自己一起玩,没有办法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探索新事物。因为离开了妈妈这个“穿戴装备”,自己就是个废物,外部世界则是不受我掌控的危险丛林。

孩子的长大,既是肉体的长大,更是精神世界的长大。一个肉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。


妈妈的灵魂不住在自己体内,时刻盯着儿子,寄生在儿子身上,那儿子的灵魂就像挤在狭小灰暗的角落里,无法发展壮大,成为一个动不动歇斯底里发怒发狠,要求一切如我所愿的“熊孩子”。



03



妈妈的主体性



没有主体性的妈妈,指的是意识不安住在自己身上,大部分时间都盯着孩子。比如,孩子抓起一块饼吃,妈妈立刻跟上:饼硬不硬?会不会太大?要不要妈妈帮你掰成小块?来,这样,放在碗里,泡牛奶吃。


没有主体性的妈妈,特别喜欢“请示孩子”。比如“妈妈自己待一会行吗?”“妈妈喝杯咖啡可以吗?”“妈妈先回个电话好不好?”

妈妈一直在给孩子这样的幻觉:我们是一体的,我不是独立意志的人,而是被你操控的,是你的延伸。


操控,永远是相互的。妈妈的这样做的原始幻想,是妄图操控孩子的情绪:我这么卑微地请示你了,你就不会生气了。


“我想要自己待着”与“妈妈自己待一会可以吗?”


前者,是告知孩子事实


后者,是没有边界的彼此操控。因为给了孩子“你可以掌控妈妈”的幻觉,更深的动机是:妈妈妄想控制孩子的情绪,比如不要孩子生气。

没有主体性的妈妈,意识扑在孩子身上,尽力满足孩子,以免让孩子不高兴。结局就是:孩子从早到晚的不高兴,经常歇斯底里。

妈妈很困惑,我已经尽了我的全部力量满足孩子,为何孩子总是不满?

事实是,孩子很痛苦,因为他一个身体上住着两个灵魂,他碰触不到真实的外部边界,那是一种很混乱很痛苦的感觉,黏黏糊糊混混沌沌,就像没完没了的在做梦,却醒不过来。



04



走出剧情 走出幻想



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极致的放松,享受生命当下的愉悦?就是解脱了没有边界的幻想,终于明白,万事万物都是因缘际会因果相连,都不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,自恋幻想不能打破因果。

当我明白我什么也掌控不了,我只是在这个当下,可以去做我想做的并且是我能做的事情。至于事情如何发展,结果如何,也是无数因缘和合,按照因果法则去生长呈现的。这套算法,是头脑无法想象和掌控的更大存在。

这样碰触现实,人的心会完全安下来,彻底地放松,自在。成年人或孩子,都是这样。每一个剧情幻想,都在制造身体上的某个紧张。每破掉一个幻想,身体就更舒展


幸福就是这么简单:知道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掌控


欢迎到新浪微博 @李雪爱与自由,与李雪评论互动。


作者 | 李雪

心理学学者,新浪微博@李雪爱与自由。著有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《走出剧情》《有限责任家庭》。当当、京东、淘宝、亚马逊,全平台在售。

 

公众号 | 初心心理

公众号 | 李雪爱与自由

 

编辑 | 李方

插图 | 路易吉·罗西



/    延 伸 阅 读    /




《 无力爱孩子,这太正常了 》



《 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,最轻松适应社会 》



《 这些日常言行,会破坏孩子专注力 》



《 孩子如何学习规则 》


 

点开这颗跳动的心,来初心社区,看李雪直播,向老师们提问,唠唠你的人生故事。初心心理社区,咱自己的心理社区。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